在火傘高漲的三伏天,讓人格外感受到人體構造的奧秘之處。即便性嗜紅酒的小編,在這種炎熱的天氣中也會優先選擇啤酒消暑解渴。幸好還有白酒和氣泡酒這類適宜低溫飲用的酒款撐著,才得以保住葡萄酒陣營的顏面,不至於被啤酒打得落花流水。隨著氣泡酒的詢問度越來越高,小編也發現有許多人客對於這種好喝又好用的酒款仍然處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狀態。今天小編就來和各位聊聊關於氣泡酒的小常識,讓各位朋友在夏日時光中仍然能徜徉在葡萄酒的優美世界當中!

 

大部分的人對於香檳的第一次印象大概都是來自這裡...
之所以說氣泡酒「好喝又好用」原因很簡單
好喝, 是指它們具有酸度與氣泡,既不會甜得發膩又容易飲用
好用,則指它們是著名的百搭酒款,不論各種食物都能完美搭配! 

 

在17世紀以前,法國的葡萄酒農和酒商時常苦於一種無法解釋的「靈異現象」,已經釀造完畢並且完成裝瓶的葡萄酒,有時竟然會無緣無故自爆。而且一瓶自爆,還會連動旁邊的酒跟著一起爆每每讓飲用者氣得跳腳,也讓釀造者傷透腦筋。由於當時對於發酵的原理並不瞭解(甚至連酵母菌的存在都尚未發現),盛裝葡萄酒的酒瓶與瓶塞也因為工藝技術的限制,無法承受瓶中的二氧化碳氣壓,因此氣泡酒的量產與保存遂成為一大問題。

 

  
一瓶正常的氣泡酒必須要能承受6大氣壓的壓力
用生活化一點的例子來說,大概是車胎胎壓的三倍...
如果角度正確,距離又夠近,要用香檳把人打到重殘是絕對可能的...

 

當時這種帶有氣泡的葡萄酒被視為一種「釀造缺陷」,為了革除這種缺陷,同時具有識字能力又有釀造經驗的修道院遂成為氣泡酒技術改革的重要推手。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唐˙培里儂(Dom Pérignon)修士,透過改善了氣泡酒瓶裝以及釀造的技術後,來自法國香檳地區這種帶有氣泡、甜美又高雅的飲料迅速流行於各處,成為法國葡萄酒中極具代表性的一派---「香檳(Champagne)」。有許多人恐怕波爾多勃艮地雪莉波特分不清楚,可是往往認為「有泡泡的酒就是香檳!」,足見香檳的迷人魔力。

 

「據說」是香檳發明人的東配利先生~  
雖然酒界通常以Dom Perignon為香檳的祖師爺
但其實他並不是香檳的「發明人」,而是「改善者」
為了紀念他的貢獻,當然也有以他為名的高級香檳
在華語地區通常被稱作「香檳王」

 

香檳與氣泡酒的差異頗值一書,由於法國釀造氣泡酒的悠久歷史,其投入的大量心力自然使得氣泡酒品質在發展初期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也因此在國際市場中搶得先機,特別為英國和俄羅斯所愛。而「來自香檳產區的氣泡酒」,當然也成為品質保證,在氣泡酒愛好者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有鑑於此,為了防止其他國家(甚至包括法國的其他產區)搭順風車進行仿冒,遂立法確定了「香檳(Champagne)」一詞「生產於法國香檳地區,以符合法定標準方式釀造的氣泡酒」的地位。並且在世界各地拼命打官司,終於將香檳一詞的使用權「收歸國有」。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否則全球釀造的氣泡酒皆不許以香檳之名公開販售。

 

吃喜酒時很常出現的「香檳汽水」~
各位在賣場應該經常看到這類產品吧?
小編曾經被朋友認真的問:是不是甜甜的沒有酒精就叫做香檳啊? 
「香檳汽水」和「香檳」差別很大,請各位朋友千萬別搞錯唷! 

 

除了品牌形象的差異外,香檳有別於一般氣泡酒的重要特色,來自於「二次發酵」的工法不同。想要釀造一支氣泡酒,最初的步驟與其他酒種其實大致相同:把葡萄採下來、榨汁加入酵母進行發酵,這段被稱為「第一次發酵」,一般酒款在這個步驟結束後就可以裝瓶上市了。但是氣泡酒在第一次發酵結束後,會再添加含有酵母等成分的糖水,等待酵母在容器中產生「第二次發酵」目的是為了使酒中出現二氧化碳氣泡。待發酵、裝瓶後,各個釀造商也會大顯神通,進行不同的後製處理,一瓶瓶的氣泡酒就可以擇日上市了!

 

白酒與氣泡酒  
極端一點來看,要說氣泡酒是「帶有氣泡的白酒」
而白酒是「沒有氣泡的氣泡酒」,其實也並無不可......

 

在這整段流程中,最明顯的差異是用來「二次發酵」所使用的容器。以香檳為例,在完成第一次發酵後,酒廠會把這些一次發酵的「白酒」和糖水裝瓶,讓酵母直接在玻璃瓶裡二次發酵。並且經過轉瓶除渣窖藏等一連串的麻煩事,然後才進行販售,從釀造完畢到上市的時間可能會長達數年,甚至十餘年!這種製程的氣泡酒被稱為:「傳統釀法(methode champenoise)」,最高級的氣泡酒多半用這種方法進行釀造,價格也相當昂貴。除了剛剛提到的香檳以外,西班牙的卡瓦氣泡酒(Cava)也是傳統釀法的忠實支持者。而世界各國的高級氣泡酒通常也都是採用這種方法製成,唯獨就是不能以「香檳(Champagne)」之名販售,只能在酒標上另行標示以資辨認。

 

窖藏與轉瓶(remuage)  
由於酵母直接在瓶中與酒液接觸,自然會在酒中產生特殊風味
而轉動瓶身所需的大量專業勞力,也直接增加了酒莊成本與售價

 

除了這種作工精細、氣味複雜的「鑑賞級」氣泡酒外,人們也有閒暇取樂時暢飲氣泡酒的需要,因此設法降低傳統釀法的成本,大量製造物美價廉氣泡酒的釀造方式遂應運而生。有別於傳統釀造,這種釀造方式將「二次發酵」的地點移到大型不鏽鋼儲存槽中,由於不鏽鋼槽中時常處於高壓低溫的狀態,因此二氧化碳不會逸散,進而使釀出來的酒中含有氣泡。相對於傳統釀造方式來說,這種新式釀法的氣泡顆粒比較大、持續力也稍微低一點。不過因為價格相當低,品質也很不錯,整體性價比高,所以反而是市面氣泡酒的銷售主力,在世界各國表現傑出。義大利著名的ASTI氣泡酒、以及德國的Sket氣泡酒通常就是用這種方式進行釀造。

 

義大利氣泡酒Prosecco的釀造工場  
相對於各瓶儲放,這種釀造方式管理便利、品質穩定
能夠有效降低成本,因此產品在市場上也較具競爭力
可以說是「拿香檳五成的價格,去買有七成品質的一般氣泡酒」 
消費者可以在追求卓越口感和划算價錢兩者之間取捨

 

氣泡酒在葡萄酒家族中具有非常獨特的地位,幾乎少有其他酒種帶有那麼強烈的「節慶感」。而這種優雅卻易飲,歡愉又清涼的特性,使得葡萄酒的形象除了紅酒的嚴肅緊緻白酒的溫柔甜美以外,還有熱情奔放的氣泡酒可供選擇。這恐怕也是當初苦守清規,戒律嚴整的修道院院士們始料未及的結果吧?

 

一面倒酒一面偷喝的修士...看來戒律好像也不怎麼樣嘛XD!  
由於基督教與葡萄酒的密切關聯
中世紀天主教對於酒的態度相對寬鬆
修士可以自由的進行各種釀造實驗
使得修道院幾乎成為中世紀釀造歷史的唯一角色

 

未成年請勿飲酒 飲酒請勿開車
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arrow
arrow

    醇品酒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