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相信證據」--這句話是【人骨拼圖】主角:安樂椅神探林肯˙萊姆(Lincoln Rhyme)的名言。每個人對於「證據」的定義多少都有點不同:有些人認為經驗比較重要,切身體驗就足以作為證據有些人則認為缺少科學根據的經驗,可能只是一時的錯覺或是特例。因此,如何判斷某種說法是否已經有了「足夠的證據」,往往是支持、反對者辯論不休的主因。


在【人骨拼圖】中扮演偵探的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從頭到尾都躺在病床上...
所謂的「安樂椅偵探」並不是指住在安養院裡的偵探...
在偵探小說的類型中,「從頭到尾都沒有親臨案件現場卻能破案」
便是所謂的「安樂椅偵探」,【死亡筆記本】的帥哥L也算這種例子
 


Q3:老闆~你們標示牌上有寫「酒中有肉桂、咖啡、黑櫻桃的氣味」,是不是說裡面加了這些東西啊!?這樣釀酒合法嗎?


嗅覺靈敏度直逼阿爾卑斯牧羊犬,葡萄酒歷史中最大眾化的英雄人物,神崎雫同學  
一般來說,各酒莊都會由釀酒師進行旗下產品的測試
 在酒商或酒專看到的產品風味多半是釀酒師筆記,內容其實比較專門...
飲酒經驗不多的人大概看了也還是很難想像,就像上圖的味道一樣... 


今天小編要和各位聊聊「葡萄酒品飲的理性與感性」,相信許多朋友在接觸葡萄酒到一定程度之後,往往會開始參加各式各樣的品酒會一則以多方嘗試不同酒款二則以結識同好,共同摸索


史實上「好像」沒有發生過的桃園三結義事件...  
小編的觀察,台灣飲者多半還是比較內向含蓄一點,在品酒會時很少說話
其實除了喝酒之外,品酒會也是尋找「下一次品酒會同伴」的大好機會
各位若有機會參與,不妨多多「交關」,搞不好因此認識日後的好夥伴唷! 


在品飲葡萄酒後,免不了要針對這隻酒「說點什麼」,最令酒友緊張胃痛的大概也就是這個部份。這時與會來賓彷彿置身果菜市場,舉凡「黑醋栗、蘆筍、李子、黑莓」這種生鮮蔬果,甚至連「毛皮、筆芯、墨水」日常雜貨都一應俱全,每每讓酒友們深感詞窮而不知如何是好。因此才會出現上述的問題3,對於完全的初學者來說,「葡萄」酒光是沒有「葡萄味」已經很不可思議了,更別說還會出現「與葡萄全然無關」的氣味。


小編非常喜歡逛的超級市場和大賣場...沒買東西也會走進去看一下Orz...  
有些人看準了這種習慣,甚至會背下一些常用的套語應付這種情形
「想充內行,就到超市的蔬果區,把你看到的東西由左到右念一遍」
各位入門的朋友千萬不要「為說而說」,誠實把感受講出來就行了! 


品酒過程中,這些讓人胃痛的步驟到底真的是有此必要呢?抑或只是文人騷客們用來孤芳自賞,抬高身價的方式呢?【比利時啤酒】作者王鵬曾經說過:「品評應該建立在共同的標準上,並且使用相同的語言表達,否則可能會造成雞同鴨講的窘境」。換言之,這些蔬果行術語的目的只是用來「表達共同的氣味經驗」,如果您是個立志成為侍酒師、葡萄酒大師的人,學習「與世界接軌的術語」很重要。但是如果您只是個一般葡萄酒消費者,不妨嘗試看看發展「自己的葡萄酒術語」,然後擴而大之成為「少數酒友共同使用的術語」,同樣也能達到飲酒、談酒、品酒、品味人生的終極目標。


小編的機智問答:鳳梨總共有幾個部位?  
至於「共通語言」要多精確才行?
通常狀況下,能說出「這支白酒有鳳梨味」已經很精確了
但隨著每個人認知不同,是鳳梨皮、果肉,還是鳳梨心的味道呢?
這時要找出能夠取得共識的共通語言就很不容易啦! 


回到問題的開始:「酒裡面是不是加了其他東西?」最直接的答案當然就是「沒有」。但是如果利用化學分析觀察,酒中許多奇特味道其來有自。例如麗絲玲(Riesling)葡萄中含有許多菇烯族化合物,聞起來就會產生汽油的味道。換句話說,葡萄酒和某些食品(非食品)的香氣有時相近,根本原因在於其中擁有類似的「香氣物質」並非裡面另外有著添加物


各位有給自己養的寵物喝過酒嗎?小編個人有點好奇結果會如何...(請勿在家輕易嘗試XD)
清爽的白酒品種:白蘇維翁(Sauvignon Blanc)就時常被用「貓尿味」形容
(小編認為有點像換過的貓砂味...家裡有養過貓的朋友大概可以想像)

顯然這種風味的出現與「添加物」也無關,喜歡酸度的朋友可以嚐試看看!
 


顯然,在不同性格的飲者眼中,「我只相信證據」這句話的意義很不一樣。對於重視經驗的人來說,「切身感受到的氣味」就是鐵證反之,重視理論知識的人來說,「化學驗證後的科學證據」才能避免錯覺。其實,不論您屬於哪一種人,都無損在玩賞葡萄酒的過程中所得的愉悅與快樂。各位可以敞開心胸,多多嘗試不同的酒款,也不要害怕與不熟的人一起品飲與討論。品嘗葡萄酒與人交往一樣,許多樂趣往往建立在「認識到熟悉」的過程中!

 


未成年請勿飲酒

arrow
arrow

    醇品酒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